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
01
裁床的历史起源及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因此,美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因劳动力紧缺、用工成本上升等问题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发展眼光,并坚信服装业必将走向自动化的格柏科技创始人约瑟夫·格柏苦心钻研,于1969年发明了第一台电脑控制的裁床S-70。该项发明为挽救美国本土服装工业立下汗马功劳,至今仍被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珍藏,这标志着格柏自动剪裁系统在为服装及各行业推进自动化技术中扮演着历史性角色。随后,自动裁剪技术被传至欧洲,法国力克、德国奔马、KURIS等企业相继加入生产行列。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也迎来了真正的“服装时代”,步入高速发展期。然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能的提高,日本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企业加快了生产业务向中国等海外转移的速度。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川上、高鸟、高岗、NCA等企业也开始试水自动裁床的研发与生产,并获得成功。
在欧洲,在电剪刀生产领域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伊士曼,从全球最大的帆布制造商North Sails Group处获得相关技术,1995年起开始涉足自动裁床的研发与生产。而在中国,直至2008年前后才有国产自动裁床的出现,国内出现了拓荒牛、和鹰等品牌自动裁床。
从格柏第一台自动裁床S-70到如今引领潮流的格柏Z7、力克 Vector Fashion FX等新一代产品,自动裁床的外观、技术、性能均有较大改进。据力克大中国区总裁金基龙介绍,力克于2007年推出的Vector系列已是第三代产品,尽管各代产品都是为执行裁剪动作而设计,但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最新一代的产品已应用远程控制等技术,且生产效率越来越高。
据格柏亚太区市场经理介绍,应市场所需格柏自动裁床一直在完善、更新,以2006年推出的首款国产自动裁床XLc 7000型为例,近年来该产品在耗电量、噪声、环保等方面均较之前有较大改善,还可根据客户要求量身定做桌面长宽和机身重量。2011年格柏科技推出格柏自动裁割系统® Z1,这是由 Axis ™ 软件提供支持的新一代电脑自动剪裁系统,是业内最强大灵活的裁割软件平台,适合裁割各种难裁材料,如复合材料、软体家具面料及产业用纺织品,是理想的单层及低层裁割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自动裁床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由服装业逐渐拓展至箱包、汽车内饰、沙发、婴儿车、风力发电、高尔夫球杆、游艇等领域。1980年,格柏自动裁床进入中国香港市场,三年后由中国香港进入中国大陆市场。1985年,力克也顺利进入中国。此后,奔马、高鸟、川上、NCA、KURIS、岛精机、伊士曼等自动裁床企业也相继登陆中国。2006年,为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格柏更是推出了酝酿四年之久的第一款本土化自动裁床XLc 7000,在业界引起不小反响,如今格柏为全球国家提供整合软硬件解决方案,涉及行业遍布航空航天、建筑、家具、时尚服饰、交通、工业纺织品、风能及标牌等,其中100多家用户为全球财富500强企业。由此,沉闷多年的自动裁床市场才真正被激活。整体价格逐渐下降的同时,终端用户对自动裁床的了解也逐渐深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格柏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保持一如既往的绝对优势,裁床行业另一家实力企业力克于2021年2月8日在巴黎宣布签署谅解备忘录,收购美国格柏科技的全部资本和投票权。力克致力于为具有前瞻思维的时尚服装、汽车内饰和家具公司开发领先技术,推动这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此次联合,两家公司将为客户提供代表工业4.0领先水平的产品与服务。
02
发展趋势
通过不断消化吸收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与自主研发,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缝制机械产销国。其中以裁床、铺布机为主的裁剪设备发展空间巨大,国内市场空间已超过200亿元,国产常规型号裁床主要还是应用于服装行业的中低端市场,高端服装市场及其他附加值较高的市场中 ,多数企业则采用定制化机器或进口裁床。
虽然裁床市场空间超200亿元,但裁床是大型自动化缝前设备,目前自动裁床在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的普及率约为5%,而发达国家渗透率高达80%。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高企和裁床价格的逐渐下行,裁床在我国的渗透率将会大幅提升。随着裁床自动化程度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会选择自动裁床设备,不同于成熟的缝纫机,裁床业务是一片蓝海,在将来,必定成为服装企业的标配设备。
此外,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进口国差别关税等优势,全球服装加工中心呈现向南亚、东南亚等经济体转移的趋势,国内纺织服装产业中心则由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迁移。以订单为主的生产型企业无法再依赖过去的人口红利,希望通过设备的升级替代部分员工工作,减少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中小型内销类服装厂商则力图通过更新设备完善产业流程,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小规模个性化定制设备越来越普及。
从区域来看,我国北方市场作为产业集中地,大型服装企业为满足不断提升的生产需求,随着人工成本逐渐上升,流水线工人数量减少 ,生产自动化需求不断提高 ,定期大批量设备采购需求平稳。而以民营服装企业为主的南方市场,自动化需求更高,同时受益于政策和裁床厂商资金支持影响,逐渐成为近年来裁床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在下游需求结构复杂不稳定的前提下,设备元器件和软件控制系统的兼容程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国内小型企业的壮大。未来短期内资源越来越集中 ,优势企业会越来越好 ,企业间的竞争不再集中于产品,具备性价比优势的设备产品会更受欢迎。
自动裁床作为裁剪车间重要的生产装备,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缝纫工作的进展。虽然裁床的市场空间巨大,但是质量仍然有待提高,现在不少企业添置自动裁床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减少对熟练工的依赖,节省人力成本,如果裁剪工减少大半,设备却不能正常持续运转,造成的损失无可估量。此外,终端用户对自动裁床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如果企业盲目将不成熟的产品推入市场,一旦产品质量问题集中爆发,将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发不可收拾。
03
裁床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
裁床,属于多层裁剪系统,具有强大的动力传送带驱动系统。从表面上看,裁床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绘图仪,用多层布料代替纸,用钻头、刀具等特殊工具代替笔而已。但事实上,裁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配有计算机和相应的程序。与CAD设计系统的连接方式不同,但原理上是一致的,CAD设计系统与自动裁床交流的仅仅是数据(通常称为Cuffiile-CAD的设计系统中输出而被裁床接收的文件)。而在同品牌CAD与裁床之间,有的是裁床程序直接读取样片信息和排版信息。因此,通过端口连接、局域网连接甚至直接用软盘都可以转移文件,方法多样且便捷。自动裁床在针织面料、梭织面料、复合面料、工业合成面料、涂层面料、人造皮革、工业纤维等方面都有运用,在许多大规模的服装企业的使用已经被广泛认可。
(2)分类
根据裁切的方式不同,自动裁床可分为激光裁床、水刀裁床、金属刀裁床等。目前在缝制行业主要使用的自动裁床是激光裁床和金属刀裁床,其中又以金属刀裁床的应用最为广泛。根据裁剪层高的不同,自动裁床又分为高、中、低裁床,前两者的层高界限分别为7cm、5cm ( 真空吸附后的层高)。
裁床的结构主要包括裁剪台、刀座、刀架、操作面板和真空吸气装置。裁剪台不会与台面相碰,防止刀具和台面损伤。刀架架设在裁剪台上由台缘传动轴驱动作台面X轴方向的移动。刀座安装在刀架上,由刀架传动轴驱动,作台面Y轴方向移动,刀架与刀座运动的合成,使刀具完成各种曲线或直线的切割。
手机:158 0626 1053
座机:0512-5728 2189
传真:0512-5728 2199
邮箱:846195149@qq.com
地址:苏州昆山开发区黄浦江中路191号
销售顾问
公众号